诗词原文
夏日闲居
唐·白居易
避暑谁能陪剧饮,清歌自可涤烦襟。
林间扫石安棋局,岩下潺湲濯足音。
风送荷香满竹院,雨收松色入柴门。
此时最是逍遥处,不羡人间万户侯。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谁能在这炎炎夏日陪伴我痛饮畅聊?清脆的歌声自然可以洗去心中的烦恼,在林间清扫石块安放棋局,在山岩下的溪流中濯足,听那潺潺水声,微风吹送着荷花的香气弥漫整个竹院,雨后松树的青翠映入柴门,此时此地正是最逍遥自在的地方,我不羡慕人间的权贵与荣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里寻找避暑胜地,与友人畅饮、对弈、濯足,享受自然美景的悠闲生活,通过“避暑”、“剧饮”、“清歌”、“涤烦襟”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夏日悠闲生活的向往和享受,通过描绘林间、岩下、荷香、松色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夏日避暑时的悠闲生活,首联“避暑谁能陪剧饮,清歌自可涤烦襟”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夏日悠闲生活的向往和享受,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林间下棋、岩下濯足、荷香满院、松色入门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悠闲自在的氛围,尾联“此时最是逍遥处,不羡人间万户侯”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自豪,以及对世俗权贵的淡泊态度,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夏日闲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期间,白居易晚年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晚年生活相对闲适,他热爱自然,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这首诗正是他在夏日里寻找避暑胜地,享受悠闲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世俗权贵的淡泊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