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夷陵人为愁,共言迁客不堪游。的解释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上三峡

唐·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宿巫山下

唐·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湖白雁翔。

莫言春度尽,幽咽在兰房。

早发白帝城(含关键词句的版本,虽非直接出处,但流传更广,且能体现相关情感)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含关键词意境,虽非直接包含原句,但情感相近)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说夷陵人为愁,共言迁客不堪游。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由于直接包含“闻说夷陵人为愁,共言迁客不堪游”这一完整句式的古诗在现存文献中难以确切归属,故此处以李白相关作品进行意境和情感上的贴近解析,尤其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虽未直接包含此句,但情感与主题高度契合。)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风格豪放飘逸,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描绘自然美景、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

译文

(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

在柳絮落尽、子规啼鸣的时节,我听说你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听说夷陵的人们都为你的遭遇而忧愁,都说被贬谪的人难以在此地游历。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释义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昌龄被贬谪的深切同情和关怀,通过“闻说夷陵人为愁,共言迁客不堪游”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前往之地的艰难与愁苦的了解,以及对此地普遍评价的认知,进一步加深了对友人遭遇的同情。

赏析

这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通过“闻说”二字,既表现了信息的来源,又增添了诗句的客观性,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夷陵人为愁”与“迁客不堪游”的并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呼应,突出了被贬之地的荒凉与艰难,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关切。

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李白正在扬州一带游历,得知好友王昌龄因“不护细行”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后,李白深感震惊和同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遥寄深情,虽然直接包含“闻说夷陵人为愁,共言迁客不堪游”这一完整句式的古诗在现存文献中难以确切归属,但李白的多首作品中都流露出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关怀,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复杂与残酷。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