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史诗·黄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东流。
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胡曾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胡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晚唐时期,他擅长咏史诗,作品多借古讽今,寓意深刻,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胡曾的咏史诗在当时颇受欢迎,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张骞出使西域后一去不复返,而黄河的水依旧向东流淌不息。
每天早晚都能看到河中的黄牛(或指黄牛峡的景致),却只能让过往的行人徒增忧愁。
释义
这首诗以黄河为背景,通过描绘黄河的永恒流淌与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朝朝暮暮见黄牛”一句,既描绘了黄河沿岸的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行人面对此情此景时的无尽愁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首句“博望沉埋不复旋”借用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次句“黄河依旧水东流”则通过黄河的永恒流淌,反衬出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后两句“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通过描绘行人面对黄河时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无奈和忧伤。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人生的感悟,诗人通过咏史的方式,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使作品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诗人胡曾可能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辛,从而产生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感悟,他通过咏史诗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也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经历有关,他在旅途中目睹了黄河的壮阔景象和行人的愁绪,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