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头落日照平沙
唐·刘长卿
江头落日照平沙,
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
见人惊起入芦花。
黄牛不下江头饮,
行人惟向舟中望。
晚来风定水波闲,
舟自横移岸欲崩。
(注:为了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我在原诗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想象与扩展,黄牛不下江头饮,行人惟向舟中望”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刘长卿的某一完整诗作,而是根据诗意进行了创作融合。)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他擅长五言诗,尤其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刘长卿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但其诗作却流传甚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江边的夕阳照耀着平坦的沙滩,潮水退去后,渔船倾斜地停靠在岸边,一对白鸟在水边静静站立,见到人来惊飞而起,钻入芦花丛中,黄牛不再到江头饮水,行人们只能向停泊在江中的船只望去,傍晚时分,风平浪静,水面波澜不惊,船只似乎自行横移,连江岸都仿佛要崩塌一般(此处为夸张手法,形容宁静中的微妙动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落日的景象、退潮后的渔船、惊飞的白鸟、不饮水的黄牛以及望向舟中的行人,营造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江边晚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的静观,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期待或失落。
赏析
“黄牛不下江头饮,行人惟向舟中望”两句,通过黄牛的不饮与行人的凝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江边的宁静与安详,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黄牛作为常见的江边景象,其不饮水的异常行为,与行人的专注凝望,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整首诗在景物的描绘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深厚。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刘长卿的生平及作品风格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或游历期间,面对江边的自然景色,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通过对江边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迷茫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淡泊,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