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侵天起青嶂,崖崩路绝无由上。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峡山行

唐·韦庄

峡山侵天起青嶂,崖崩路绝无由上。

飞泉漱玉鸣幽壑,古木参天映夕阳。

行客踟蹰愁路险,樵夫谈笑步云旁。

何当得遂平生志,直上高峰望八荒。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峡山高耸入云,如同青色的屏障一般矗立,山崖崩塌导致道路断绝,无法继续向上攀登,飞瀑如同漱玉般冲刷着幽深的山谷,古老的树木参天而立,映照着夕阳的余晖,行路之人在此踟蹰不前,为道路的艰险而发愁,而樵夫们却谈笑风生,步履轻盈地行走在云雾之旁,何时才能实现我平生的志向,直登高峰,眺望那辽阔的四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峡山的壮丽景色和行路之难,通过对比行客的愁苦和樵夫的从容,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艰难险阻的感慨,以及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志向。

赏析

首联“峡山侵天起青嶂,崖崩路绝无由上”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峡山的雄伟和道路的艰险,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飞泉漱玉鸣幽壑,古木参天映夕阳”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峡山的自然美景,飞瀑如玉,古木参天,夕阳映照,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颈联“行客踟蹰愁路险,樵夫谈笑步云旁”通过对比行客和樵夫的不同表现,揭示了人生道路的不同态度,尾联“何当得遂平生志,直上高峰望八荒”则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志向和豪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韦庄在游历峡山时所作,峡山以其险峻著称,韦庄在游览过程中被其壮丽景色所吸引,同时也感受到了行路的艰难,在这种情境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人生道路艰难险阻的感慨和勇攀高峰的志向,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诗人和词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力,他能够从自然景色中汲取灵感,将其转化为动人的诗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