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天闵民不责吏,甘泽流布何其浓。的解释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喜雨

唐·韦应物

赖天闵民不责吏,甘泽流布何其浓。

四溟濛濛云气浮,三农郁郁禾黍丰。

龙伯驱风驾雨工,上帝有命谁敢慵。

雨滂沱以达旦,云合沓其蔽空。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逐渐转向文学创作,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译文

上天怜悯百姓而不责怪官吏,甘霖普降,雨水何其充沛,四海之内云雾蒙蒙,庄稼茂盛,五谷丰登,龙伯神人驱使风雨之神,上帝有命,谁敢懈怠?大雨倾盆而下,直至天明,乌云密布,遮天蔽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天降甘霖、百姓欢庆的景象,诗人通过赞美雨水的充沛,表达了对上天怜悯百姓、赐予丰收的感激之情,也隐含了对官员们能够顺应天意、勤勉治国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喜雨”为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雨水带来的喜悦和丰收,首句“赖天闵民不责吏”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上天怜悯百姓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官员们应该尽职尽责,不负百姓期望,接下来几句,诗人通过描绘云雾蒙蒙、雨水充沛、庄稼茂盛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丰收的喜悦,最后两句“雨滂沱以达旦,云合沓其蔽空”则以大雨倾盆、乌云密布的壮观景象收尾,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韦应物的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感激之情,又隐含了对官员们勤勉治国的期望,在唐代文学史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备受赞誉。

创作背景

韦应物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的时代,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韦应物时刻关注着百姓的疾苦和国家的命运,在一次长时间的干旱之后,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甘霖,韦应物深感欣慰和喜悦,于是创作了这首《喜雨》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应物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思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