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丽人行》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军国赋敛急星火,兼并奉养过王公。
戚里权豪朱紫多,闾阎黍稷生何蹉。
无人知是荔枝来,移根江陵免瘴疴。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仅针对“军国赋敛急星火,兼并奉养过王公”两句)
国家的军费和赋税征收紧急得如同流星划过夜空般迅速,而那些兼并土地、享受奢华生活的人,他们的供养标准甚至超过了王公贵族。
释义
这两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两个严重问题:一是国家为了军事和行政开支,对百姓的赋税征收非常紧迫和沉重;二是社会上存在着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那些拥有大量土地和财富的人,他们的生活奢华程度甚至超过了国家的王公贵族。
赏析
这两句诗以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了杜甫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他通过“军国赋敛急星火”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国家财政的紧迫和百姓负担的沉重;而“兼并奉养过王公”一句,则揭示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悬殊,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创作背景
《丽人行》是杜甫创作的一首讽刺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或天宝十三年(754年),当时,杨国忠任右相兼文部尚书,权倾朝野,他的妹妹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宠妃,杨家兄妹骄奢淫逸,引起了杜甫的极大不满,这首诗通过描写杨家兄妹在春天郊游的场景和奢华生活,讽刺了他们的荒淫无度和对国家财政的严重剥削。“军国赋敛急星火,兼并奉养过王公”两句,正是杜甫对当时社会现实深刻批判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