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宋·陆游
浮沉俗喜随时态,磊落材多与世疏。
病里不知春早晚,归来但见柳扶疏。
空庭日暮鸟争树,深院花阴鹿引雏。
却笑当年龙卧处,如今空有草萋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随着世俗的喜好浮沉,但内心磊落,才华横溢却与世隔绝,在病痛中,我全然不知春天的早晚,归来时只见柳树扶疏,春意盎然,空旷的庭院在日暮时分,鸟儿争抢着栖息的树木,深邃的院落里,花荫下小鹿带领着幼崽,回想起当年诸葛亮隐居卧龙冈的地方,如今却只剩下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释义
首联“浮沉俗喜随时态,磊落材多与世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随波逐流感到无奈,同时自叹虽有才华却不被世所用的境遇,颔联“病里不知春早晚,归来但见柳扶疏”通过病中对春天的无知和归来后所见春景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颈联“空庭日暮鸟争树,深院花阴鹿引雏”描绘了庭院中日暮时分的宁静景象,以及小鹿在花荫下带领幼崽的温馨画面,尾联“却笑当年龙卧处,如今空有草萋萋”则以诸葛亮隐居之地如今荒凉的景象,暗喻自己虽有壮志却难以施展的无奈和悲哀。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首联的“浮沉俗喜随时态”与“磊落材多与世疏”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庭院中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尾联则以历史典故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悲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闲居时期,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被朝廷排挤和贬谪,晚年他闲居山阴,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悲哀,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诗人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