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田园乐

唐·韦应物

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

柳色春筵祗醉客,桃花流水自闲关。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影响,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境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疏离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译文

百姓淳朴,政务简单,我在这里生活大多时候都感到快乐,没有忧愁烦恼,以至于想要辞官归隐,不再佩戴官帽,春天的柳色和宴席上的美酒只让宾客沉醉,而那桃花盛开的溪水边,我自得其乐,悠然自得。

释义

首句“民淳政简居多乐”描绘了诗人治理地方的理想状态:百姓民风淳朴,政务处理简单明了,使得诗人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次句“无苦思归欲挂冠”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没有烦恼和忧虑,以至于产生了辞官归隐的念头,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闲适生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山水田园诗风的典型体现,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治理地方的理想状态和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疏离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民淳政简”四字,既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是对诗人自己治理有方的肯定,而“无苦思归欲挂冠”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后两句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柳色春筵”和“桃花流水”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归隐生活的闲适和自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担任某地刺史期间,在任期间,韦应物致力于改善民生、减轻百姓负担,使得当地民风淳朴、政务简单,随着对官场生活的深入了解,韦应物逐渐感到厌倦和疲惫,他渴望回归自然、享受闲适的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闲适生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