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
山间野趣人皆爱,月下清风我独欢。
秋实满枝金灿烂,春光拂面玉温婉。
自然恩赐皆如意,何必寻仙访洞天。
作者与朝代:
此诗名为《林野逸趣》,作者为明代文人李悠然,李悠然,字静远,号野鹤山人,生活在明朝中后期,以诗文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田园生活,其作品多流露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简介:
李悠然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对古典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性格淡泊名利,喜好游历山水,常与山野村夫为伍,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而不失韵味,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
译文:
红枣树林茂盛,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果实累累;紫檀树皮柔软,足以抵御春天的寒冷,山间的野趣人人喜爱,而我在月光下的清风中独自享受这份宁静,秋天,果实挂满枝头,金光灿烂;春天,和煦的春光拂面,温柔婉约,大自然赋予的一切都是那么如意,何必去寻找仙境和洞天呢?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红枣林的丰收景象和紫檀树的御寒特性,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山间野趣”与“月下清风”的对比,强调了个人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赏析:
本诗以红枣林和紫檀树为切入点,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前两句“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寓含了诗人对岁月静好、生活安逸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山间野趣”与“月下清风”的描绘,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李悠然在创作此诗时正值明朝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严重,诗人对现实社会深感失望,于是选择隐居山林,与大自然为伴,在这段隐居生活中,他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田园风情的佳作,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