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藏六月阴崖雪,潭养千年蜕骨龙。全诗是什么?

小编11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李群玉

山藏六月阴崖雪,潭养千年蜕骨龙。

林静风声传远客,云深日影蔽幽松。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鸣。

此地人间真胜境,不须更问武陵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衡山,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李群玉的诗在当时颇受赞誉,与杜牧、李商隐等人齐名,被誉为“晚唐才子”。

译文

六月时节,山中阴崖处仍藏着未化的积雪;深潭之中,养育着传说中千年蜕骨的龙,树林静谧,风声似乎从远处传来客人的消息;云层深厚,日光被幽深的松树所遮蔽,闲暇时,我常在石上观赏潺潺流水;兴致来时,便在花间聆听鸟儿的欢鸣,此地真是人间难得的胜境,无需再去寻找那传说中的武陵源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六月阴崖的积雪、深潭中的蜕骨龙、静谧的树林、深厚的云层以及闲适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神秘与宁静的仙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深切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仙境,首联“山藏六月阴崖雪,潭养千年蜕骨龙”以奇特的景象开篇,既展现了山中的幽静与神秘,又暗示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颔联“林静风声传远客,云深日影蔽幽松”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宁静与幽深,颈联“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鸣”则通过诗人的活动,展现了其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尾联“此地人间真胜境,不须更问武陵源”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此地美景的由衷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满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隐居衡山期间,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中,诗人得以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和纷争,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美景的怀抱中,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山中的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融为一体,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诗意和画意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其淡泊名利、追求闲适生活的内心世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