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宴郑彻给事宅
唐·姚合
风露蒙鸿秋气新,
水亭清影半池荷。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当筵独愧探牛炙,
俭府芙蓉客尽贤。
分付鸣筝与女伶,
曲终还似霓裳散。
作者及朝代
作者:姚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姚合,字大凝,陕州硖石人(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齐名,并称“姚贾”,曾任武功主簿,又任监察御史等职,他擅长五律,以清丽闲婉见长,追求字句精炼,风格幽僻,为晚唐“苦吟派”诗人之一,姚合的诗作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题材较狭窄,但构思新巧,语言清雅,在唐代诗坛上别具一格。
译文
秋风微凉,露水蒙蒙,秋天的气息清新宜人,在水亭边,半池的荷花倒映出清晰的影子,美酒让人仿佛进入了春日的美梦,而破窗透进的月光则似乎在寻找着夜归的人,在这样的宴席上,我独自惭愧于自己不能像其他宾客那样品尝到美味的烤牛肉(牛炙),因为这里的客人都是像俭府芙蓉般高洁贤能的,我吩咐女伶弹奏起古筝,一曲终了,那美妙的音乐仿佛如同《霓裳羽衣曲》般令人陶醉,久久不散。
释义
风露蒙鸿秋气新:形容秋天的风露清新,蒙鸿指广阔的天空。
水亭清影半池荷:水亭边,荷花倒映在水中,形成清丽的景象。
酒浓春入梦:美酒让人沉醉,仿佛进入了春天的梦境。
窗破月寻人:月光透过破窗,似乎在寻找着夜归的人。
当筵独愧探牛炙:在宴席上,诗人自谦,认为自己不如其他宾客贤能,无法品尝到美味的烤牛肉。
俭府芙蓉客尽贤:比喻这里的客人都是像俭府(节俭的官府)中的芙蓉般高洁贤能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姚合在郑彻给事宅中的一次宴会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秋天的清新气息、水亭荷花的清丽景象,以及宴席上宾客的欢乐氛围,诗人以“当筵独愧探牛炙”一句,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自愧不如之情,同时也衬托出了其他宾客的贤能和高洁,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姚合作为“苦吟派”诗人的独特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姚合在参加郑彻给事的宴会时所作,在宴会上,诗人感受到了秋天的清新气息和宴会的欢乐氛围,同时也看到了宾客们的贤能和高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赞美和谦逊之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姚合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贤能之士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诗人作为“苦吟派”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