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山即兴
唐·李白
忽然乘兴登名山,龙咆虎啸松风寒。
云开日出万象新,心随流水去无边。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唐代(618年-907年)著名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是唐代诗坛的杰出代表。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今四川江油),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景象,也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译文
忽然间兴起登上名山之巅,耳边传来龙咆虎啸般的松涛声,寒风凛冽,当云雾散去,太阳升起,万物呈现出一派崭新的气象,我的心情也随着流水般悠然远去,无边无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白忽然兴起,登上名山所见所感的壮丽景象,首句“忽然乘兴登名山”点明了游山的起因,是诗人的即兴之举,次句“龙咆虎啸松风寒”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上的松涛声,如同龙咆虎啸,寒风刺骨,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氛围,后两句“云开日出万象新,心随流水去无边”则表达了诗人看到云开日出、万物更新的景象后,心情豁然开朗,仿佛随着流水般悠然远去,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游山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心境变化,首句“忽然乘兴”四字,既点明了游山的起因,又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次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上的松涛声,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云开日出、万物更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之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白游历四方、遍览名山大川的时期,李白一生热爱自然,喜欢游历四方,他的许多诗歌都描绘了自然美景和游山玩水的乐趣,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李白豪放不羁、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在唐代社会繁荣、文化昌盛的背景下,李白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