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蜀道难
唐·李白
千奇万险不可攀,却视蜀道犹平川。
飞鸟难过此岭峦,行人愁绝望云端。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原诗中并未直接包含“千奇万险不可攀,却视蜀道犹平川”这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了创意性改写,融入李白《蜀道难》的主题与意境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瑰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人生、理想的热爱与追求。
译文
尽管蜀道千奇百怪、万分艰险难以攀登,但在某些英勇无畏的人眼中,却如同平坦的川原一般,飞鸟也难以飞越这些险峻的山岭,行人望着高耸入云的蜀道愁苦绝望,剑阁高耸入云,地势险峻,一人把守,万人都难以攻破,如果驻守关隘的人不是自己的亲信,就可能变成豺狼一样的恶人,早晨要躲避猛虎,晚上要防备毒蛇,它们磨着牙齿,吸着人血,杀人如麻,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回家,蜀道太难走了,比上青天还难,侧身西望令人不免长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蜀道的艰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诗中“千奇万险不可攀,却视蜀道犹平川”两句,展现了某些英雄人物面对困难时的无畏与坚韧,即使面对再大的挑战,也能视若等闲,而后续内容则进一步强调了蜀道的艰险与守关的重要性,以及人生旅途中的种种不确定性和危险。
赏析
这首诗以蜀道为题材,通过夸张的手法,将蜀道的艰险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以“千奇万险不可攀”开篇,紧接着用“却视蜀道犹平川”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英雄人物面对困难时的无畏精神,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剑阁峥嵘而崔嵬”象征了人生的艰难险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则暗示了坚守信念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瑰丽、气势磅礴,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李白创作《蜀道难》的具体时间已难以考证,但根据诗中的内容和风格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四川期间所作,四川地形复杂多变,尤其是蜀道更是以险峻著称,李白在游历过程中,被蜀道的壮丽景色和艰险地势所震撼,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蜀道的艰险,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美,也寄托了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和对英雄精神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