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庭草色饶春雨,墙隅花影漾夕霁。
壮心销尽忆闲处,生计易足才蔬畦。
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
萧洒同此乐,抱膝在琴书。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门庭前的青草因春雨而更加茂盛,墙角的花影在傍晚的晴光中摇曳,曾经的壮志雄心如今已消磨殆尽,只怀念这闲适的居所;生计其实很容易满足,只需经营好一片小小的菜园,清风拂过竹林,传来阵阵清脆的韵声;烟雾缭绕中的槐树,展现出凝重的绿色姿态,我如此萧洒地享受着这份乐趣,抱膝坐在琴书之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满足,首联和颔联通过描绘门庭前的草色、花影以及自己的心境变化,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壮志已逝的感慨,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描绘了闲居环境的清幽与诗人自身的洒脱。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如春雨滋润下的青草、傍晚晴光中的花影、清风拂过的竹林以及烟雾缭绕的槐树,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对壮志已逝的感慨,诗中“壮心销尽忆闲处,生计易足才蔬畦”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反思,也展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珍惜,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的白居易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他选择退隐山林,过上了宁静的闲居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往经历的反思,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