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横南陌城中见,春逐东风海上来。的解释

小星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山横南陌城中见,春逐东风海上来。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亦擅长诗词,其词深婉清新,笔力刚劲,与晏殊并称“晏欧”,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译文

楚地的景色绵延千里,行程是多么遥远艰辛啊,我在芳林里遇到了南归的大雁,在驿站旁听到了山鸦的啼叫,春天已经来到了河边的青草中,水上也开出了花朵,漂浮着木筏,我站在南陌上,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峦,春天就像是被东风吹着从海上而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早春时节南征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行程的艰辛与楚地的辽阔;颔联通过“旅雁”和“山鸦”的意象,表达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颈联则描绘了春天的到来,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尾联以“山横南陌”和“春逐东风”的壮阔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早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南征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旅途心情的抒发,尾联“山横南陌城中见,春逐东风海上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以壮阔的景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也体现了欧阳修诗歌深婉清新、笔力刚劲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欧阳修在早春时节南征途中所作,寄给洛中的朋友们,当时,欧阳修正身处仕途的波折之中,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乐观精神的体现,在诗中,他通过描绘早春的景色和抒发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这首诗也反映了欧阳修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大家的才华和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