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
昔贤轩冕如遗屣,世路风波偶脱身。
病里不知春早晚,闲中方觉日西东。
吾家本在丘山外,归去来兮曷少同。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门前巷子里长满了绿苔,老朋友们的容颜和鬓发都已衰老,昔日的贤达之士视高官厚禄如丢弃的鞋子,世间的风波危险中我偶然得以脱身,在病痛中不知春天来得早晚,在闲暇中方觉时光流逝,我家本就住在山野之外,归去来兮,又有多少人能与我志同道合呢?
释义
昔贤轩冕如遗屣:昔日的贤达之士把高官厚禄看作像丢弃的鞋子一样不值得留恋。
世路风波偶脱身:在充满风波危险的世间道路上,我偶然得以脱身。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闲居时的感慨之作,首联写门巷萧条,故人衰老,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颔联以“昔贤轩冕如遗屣”表达了对古代贤达之士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以“世路风波偶脱身”表达了自己在仕途风波中得以幸存的感慨,颈联写自己在病痛中不知春早晚,在闲暇中方觉时光流逝,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淡泊的心境,尾联则表达了归隐山林的愿望,以及对志同道合者的呼唤。
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自然,通过描绘闲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路风波的深刻认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经历了多次贬谪和升迁,晚年时期,他逐渐对仕途失去了兴趣,转而追求一种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路风波的深刻认识和对古代贤达之士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