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风采今人少,恸哭何由赎以身。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怀古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昔人风采今人少,恸哭何由赎以身。

古往英豪多寂寞,今来名利尽尘喧。

青山有幸埋忠骨,绿水无情送客船。

独倚危栏思往事,夕阳西下鸟飞还。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但一生穷困潦倒,不慕名利,好饮酒,善交游,他的诗作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多抒发个人穷愁不遇、怀才不遇的感慨,对封建礼教和当时社会现实多有批判。

译文

昔日英雄豪杰的风采如今已很少见,悲痛哭泣又怎能赎回失去的生命,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都难免寂寞,而今世人却为名利奔波,喧嚣不已,青山有幸能够埋葬忠臣的遗骨,绿水却无情地送别着过往的客船,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回忆往事,夕阳西下,鸟儿也飞回了巢穴。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人与今人的不同风貌,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中名利至上的批判,首联直接点题,指出昔人风采难寻,今人难以赎回失去的生命;颔联进一步阐述古今差异,古之英豪多寂寞,而今人却为名利所困;颈联以青山绿水为喻,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过客的无情;尾联则通过独倚危栏、夕阳西下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落寞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深沉而真挚,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在遣词造句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整首诗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黄景仁生活在清朝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他一生穷困潦倒,不慕名利,好饮酒,善交游,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穷愁不遇、怀才不遇的感慨,对封建礼教和当时社会现实多有批判,这首诗《怀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怀念古代英雄豪杰的风采,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