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此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杂感》,全诗如下:
杂感
宋·陆游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金戈铁马当年事,纸帐梅花此夜寒。
梦绕西湖千顷浪,醉眠南浦万重山。
何时得遂平生志,铁马秋风大散关。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年岁已老,自己尚且怜惜那颗壮志未酬的心;后来之人,又有谁能与你(指自己年轻时)一争高下呢?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今夜,只有纸帐梅花,伴我度过这寒冷的夜晚,梦中我依旧在西湖上乘风破浪,醉眠时仿佛置身于南浦的万重山峦之间,何时才能实现我平生的志向,骑着铁马,迎着秋风,收复那被金人占领的大散关呢?
释义
首联“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与自怜,同时也流露出对后来者能否继承自己未竟事业的忧虑,颔联通过对比昔日的豪情壮志与当前的孤寂生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颈联以梦境与现实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所作,充满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以“老去自怜”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随后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将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始终未能如愿,晚年时期,他深感自己年事已高,壮志难酬,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悲愤,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既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叹息,同时也看到了他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