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政成事简何为乐,终日吟哦杂管弦。
酒美春浓花世界,窗明风暖鸟声天。
闲中得味何须道,兴至吟诗不问篇。
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万事尽徒然。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政务处理完毕,事务简单,什么才是快乐呢?整天吟诗咏唱,还夹杂着管弦之音,美酒醇厚,春色浓郁,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中;窗户明亮,春风和煦,鸟鸣声清脆悦耳,宛如置身于天堂,在闲暇中品味生活的乐趣,哪里还需要去刻意寻求呢?兴致来时吟诗一首,不问篇章的长短,不要说这里没有快乐的事情,人间的万般事务终究都是徒劳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政务之余的闲适生活,他通过吟咏诗歌、享受美酒、欣赏春色和鸟鸣来表达自己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快乐,诗人认为,在闲暇中品味生活的乐趣,才是真正的快乐,而人间的万般事务终究都是徒劳的,暗示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政成事简何为乐”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快乐的理解,在政务处理完毕之后,诗人并没有去追求更多的名利和地位,而是选择了吟诗咏唱、享受生活的闲适,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诗中“酒美春浓花世界,窗明风暖鸟声天”两句,通过描绘美酒、春色、鸟鸣等自然景物,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氛围,这种氛围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快乐。
最后两句“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万事尽徒然”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在闲适的生活中品味生活的乐趣才是真正的快乐,而人间的万般事务终究都是徒劳的,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创作的,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世俗名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政务之余,他选择了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闲适,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自己的闲适生活和表达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快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