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和子由记吾子由生之日
宋·苏轼
一自苏梅闭九泉,始闻东颍播新篇。
灵椿寿考何须祝,且愿青春得几年。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尤擅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译文
自从苏梅(指苏辙的亡妻史氏,此处代指苏辙逝去的亲人)离世后,才听闻东颍(苏辙的居住地)传来了新的诗作,灵椿(长寿的象征)长寿哪里需要我们去祝愿呢,只愿青春能多停留几年。
释义
首句“一自苏梅闭九泉”表达了诗人对苏辙失去亲人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次句“始闻东颍播新篇”则转而提到苏辙在丧亲之痛后依然能够创作出新的诗篇,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文学才华和生活态度,后两句“灵椿寿考何须祝,且愿青春得几年”则是对苏辙的祝愿,希望他能像灵椿一样长寿,但更希望他能珍惜眼前的青春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弟弟苏辙的生日所作,诗中既有对逝者的哀思,也有对生者的祝福,诗人通过对比苏梅的离世与苏辙的新作,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文学的永恒,诗人也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珍视与向往,以及对弟弟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他对亲情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与苏辙兄弟二人晚年时期,他们已历经仕途坎坷、亲人离世等人生变故,但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在苏辙生日之际,苏轼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弟弟的祝福与怀念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轼晚年时期对生命、亲情、文学等问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