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海月双珠
朝代:唐代
作者:李群玉
珍奇来自海千里,皎洁明如璧一双。
影落寒潭初荡漾,光浮玉宇正氤氲。
楼台远近疑仙境,风月清虚胜画堂。
几度欲寻空怅望,水天无际路茫茫。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德宗至唐昭宗年间,他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湘之间,以诗酒自娱,李群玉的诗才横溢,风格独特,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他的诗作被收入《全唐诗》中,流传至今。
译文
这两颗珍奇的明珠来自遥远的千里之外的大海,它们皎洁明亮,就像一对美玉般无瑕,明珠的影子落在寒冷的潭水中,初时荡漾起层层波纹;它们的光芒浮现在玉宇之上,正氤氲着一片祥和之气,楼台远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风月清虚,胜过任何画堂的美景,我几度想要寻找这明珠的所在,却只能空自怅望,因为水天无际,道路茫茫。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来自海中的两颗珍奇明珠,展现了它们的美丽与神秘,诗人用“珍奇来自海千里”来形容明珠的来之不易,用“皎洁明如璧一双”来描绘它们的明亮与无瑕,诗人通过明珠的影子和光芒,进一步渲染了它们的神奇与美丽,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明珠的向往与追寻,但无奈水天无际,道路茫茫,只能空自怅望。
赏析
这首诗以明珠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诗人用“珍奇”、“皎洁”、“明如璧”等词语来形容明珠的美丽与珍贵,使得明珠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还通过明珠的影子和光芒来渲染气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得整首诗在表达上更加含蓄而深刻。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可能是在某个夜晚,望着海上的明月和闪烁的星光,心中涌起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他借明珠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绪,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寄托自己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就是对这首诗的全方位解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