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郑二员外
唐·杜甫
乱后今相见,秋深复远行。
野俗经年留惠爱,莫辞临别醉冠倾。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在战乱之后我们难得相见,如今又到了深秋时节,你却要远行。
你在乡间多年留下了仁爱之名,临别之际请不要推辞,让我们痛饮至醉,帽子歪斜也无妨。
释义
这首诗是杜甫为送别友人郑二员外所作,诗中首先提到战乱之后难得相见,表达了相聚的不易和离别的伤感,接着用“秋深复远行”点明离别的时间和背景,加深了离愁别绪,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赞美和劝酒,称赞他在乡间留下的仁爱之名,并劝他在临别时不要推辞痛饮,表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不舍。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简单的叙述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离别的不舍,诗中“野俗经年留惠爱”一句,既赞美了友人的品德和功绩,也反映了杜甫对仁爱精神的崇尚,而“莫辞临别醉冠倾”一句,则通过劝酒的方式,进一步加深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使整首诗充满了温馨和感人的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甫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与友人的相聚和离别都显得尤为珍贵,这首诗可能是在杜甫送别友人郑二员外时所作,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离别的不舍,还反映了杜甫对仁爱精神的崇尚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