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游有感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楚馆尚看淮月色,嵩云应过虎关迎。
孤舟夜泊烟波渺,万籁俱寂听水声。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及旅途风光,常以细腻的笔触展现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悟,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具体成就与影响多体现在其诗作之中。
译文
在楚地的客舍中,我仍能看见淮河上皎洁的月色;想必那嵩山的云雾,也正悄然越过虎牢关前来迎接我吧,我独自乘着一叶扁舟,在夜色朦胧的烟波中停泊;四周万籁俱寂,唯有河水轻轻拍打船舷的声音,伴我度过这宁静的夜晚。
释义
首句“楚馆尚看淮月色”描绘了诗人在楚地客舍中观赏淮河月色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氛围,次句“嵩云应过虎关迎”则以想象之笔,将嵩山的云雾拟人化,仿佛它们正穿越时空,越过虎牢关前来迎接诗人,增添了诗意的浪漫与遐想,后两句“孤舟夜泊烟波渺,万籁俱寂听水声”则转而描写诗人夜泊孤舟的孤寂情景,以及在宁静的夜晚中聆听水声的独特体验,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楚馆月色、嵩云迎客、孤舟夜泊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诗中“楚馆”、“嵩云”、“虎关”等地理名词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地理文化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空间感和历史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诗中的“万籁俱寂听水声”一句,更是以动衬静,将夜晚的宁静与水的灵动完美结合,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根据诗歌内容推测,很可能是诗人在旅途中夜泊孤舟时所作,诗人或许在旅途中经历了长时间的漂泊与孤独,面对眼前的自然景象,心中不禁涌起对远方的思念与对家乡的眷恋,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宁静的夜晚中寻找内心平静与超脱的渴望,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