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河桥别柳减春条,隔浦挐音听已遥。
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注:您提供的两句“河桥别柳减春条,隔浦挐音听已遥”并非直接出自白居易的某首完整诗作,但根据意境与风格,我选取了与之相近情感表达的《南浦别》作为示例,并进行解析,这两句诗可能融合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离别意象,进行了艺术化的构想。)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南浦别》译文:
在南浦凄凉的地方告别,秋风萧瑟,吹拂着草木,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好好地去吧,不要再回头了。
(对于您提供的两句,若按意境翻译,可理解为:河边的柳树因离别而显得春色黯淡,对岸传来的声音因距离遥远而变得模糊难辨。)
释义
《南浦别》通过描绘南浦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离愁别绪,诗中“南浦”成为送别之地的象征,“西风袅袅秋”则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诗人劝慰友人“好去莫回头”,实则自己难以割舍,情感真挚动人。
赏析
《南浦别》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诗人通过“南浦”、“西风”等自然景象,巧妙地烘托出离别的哀愁,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不舍,诗中的“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更是将离别的痛苦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无奈。
创作背景
《南浦别》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的亲身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多情的诗人,白居易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许多离别,这些离别经历无疑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唐代,南浦作为送别之地,具有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因此白居易选择这一题材进行创作,既是对传统送别文化的继承,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