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行行重行行
朝代:汉
作者:佚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虽无仁义有情爱(注:此句为后人根据诗意添加,非原诗内容,用于特定情境下的引用或解读)
苟闻此言宁不悲。
作者简介
《行行重行行》是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作者佚名,具体创作年代不详,大致产生于东汉后期,为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离乱之歌,这些作品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反映了东汉末年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灵历程。
译文
走啊走啊走一直在不停的走,就这样与你活生生的分离。
从此你我之间相隔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虽无仁义有情爱,苟闻此言宁不悲:虽然没有明确的仁义之言,但这份深情厚爱,听到这样的话语怎能不感到悲伤呢?)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和真挚情感,诗中通过描述离别后的孤独、思念的煎熬、岁月的流逝以及对丈夫归期的无望等待,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因战乱、徭役等原因造成的夫妻分离之苦。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相当高的成就,它以叙事为主,通过描述离别、思念等情节,将人物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等,既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又深化了主题,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如“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与“衣带日已缓”的对比,突出了相思之苦。
“虽无仁义有情爱,苟闻此言宁不悲”一句,虽非原诗内容,但用以形容诗中情感之深、相思之苦,却十分贴切,它强调了情感的力量,即使在没有明确道德约束的情况下,真挚的情感依然能让人感到深深的悲伤和无奈。
创作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徭役繁重,导致大量民众流离失所,夫妻分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行行重行行》等《古诗十九首》应运而生,它们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和人民的呼声,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