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有盛必有衰,富贵莫忘贫贱时。出自哪首诗?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史

唐·白居易

秦磨利刀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

可怜黄绮入商洛,闲卧白云歌紫芝。

彼为豺狼此鹓鹭,各适其天岂妄哉。

古来有盛必有衰,富贵莫忘贫贱时。

惟独是儒官不进,孤寒入仕独迟迟。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秦朝的锋利刀刃斩杀了李斯,齐国用滚水烹煮了郦其。

可怜黄绮两位隐士逃入商洛山中,悠闲地躺在白云间歌唱着紫芝。

一边是豺狼般的权贵,一边是鹓鹭般的清流,各自适应自己的命运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自古以来有兴盛就必然有衰败,富贵时不要忘了贫贱时的日子。

只有那些儒生们官职升迁缓慢,贫寒之士入仕之路总是迟迟不来。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的权贵与隐士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盛衰无常的感慨和对富贵不忘初心的劝诫,诗中提到李斯和郦其的悲惨结局,以及黄绮两位隐士的悠闲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认为,无论是权贵还是隐士,都是各自适应了自己的命运,没有绝对的对错,他也提醒人们,在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艰难,要保持初心。

赏析

这首诗以史为鉴,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揭示了盛衰无常的人生哲理,诗人以李斯和郦其的悲剧命运为例,警示人们不要过于追求权力和富贵,以免陷入悲惨的境地,他也赞美了黄绮两位隐士的淡泊名利和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在诗中,诗人还表达了对儒生们官职升迁缓慢的同情和对贫寒之士入仕之路艰难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所作,他通过回顾历史,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对盛衰无常、富贵贫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诗中,他既表达了对权贵们的批判和对隐士们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儒生们和贫寒之士的同情和关注,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白居易个人的思想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们的普遍关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