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唐·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颸,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
有时声激楚,燕赵多悲思。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又似昆仑山,宝气浮轻霜。
暗闻飞燕独居处,有鸟向日窥青梧。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晋阳夜雨愁眠起,太原朝云无心想。
思妇高楼月照床,一声觱篥如断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他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以边塞诗和描写音乐的诗篇著称,风格豪放,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李颀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节选与关键词相关部分)
忽然乐曲又变为激昂的渔阳掺,黄云笼罩,白日昏暗,曲调又转为如闻杨柳青青的春日,上林苑繁花似锦,景色一新,在岁末的夜晚,高堂上排列着明亮的蜡烛,美酒一杯,乐曲一曲,那乐声时而像玉女吹奏着玉笙,众管参差不齐,错落有致。
释义
这段译文描述了安万善吹奏觱篥时,乐曲的旋律变化多端,从激昂的渔阳掺到明媚的春日杨柳,再到岁末高堂上的美酒与乐曲相伴。“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乐曲的悠扬动听和乐器的多样与和谐。
赏析
这句诗以“玉女调玉笙”为喻,形容觱篥声的悠扬与美妙,众管参差而不齐”又展现了乐器的多样性和演奏的复杂性,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音乐的美妙与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音乐的魅力,还融入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使诗歌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广阔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颀在听到安万善吹奏觱篥后,有感而发创作的,觱篥是一种古老的管乐器,源自龟兹,后传入中原,李颀在诗中不仅赞美了觱篥的美妙音色,还通过音乐表达了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颀的边疆生活经历或对边疆文化的热爱有关,他通过音乐这一载体,展现了边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