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著草日晴明。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97个月前

这首包含关键词“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著草日晴明”的诗句,实际上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南溪早春》,下面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南溪早春

宋·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花香满,扫地林塘柳影重。

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著草日晴明。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诚斋体”。

译文

回到家乡已经五次见到春天的景色,却总是被这春色惹得我这病翁心生烦恼,高大的柳树垂下枝条,嫩绿的新叶随风摇曳;小桃树向上生长,末梢绽放着鲜艳的红花,卷起帘子,亭馆中花香四溢;清扫地面,林塘边柳影重重,树木的绿意一直延伸到天边,与春云相连,形成一片广阔无边的春色;阳光照耀下,草地上的风光更加明媚。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乡后所见的早春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诗人因病而起的淡淡忧愁,但整体上仍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赏析

杨万里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早春时节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等细节描写,将春天的生机盎然表现得淋漓尽致。“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著草日晴明”两句更是将春天的广阔与明媚展现得恰到好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杨万里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回到家乡后,面对熟悉的早春景色有感而发所作,诗人多次回到家乡,每次都能感受到春天的变化与美丽,但同时也因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心生烦恼,这种烦恼并没有影响他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反而更加激发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深刻表达,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出了这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南溪早春》。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