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曾为洛阳客,偶向岩前坐盘石。出自哪首诗?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石

唐·韦应物

我昔曾为洛阳客,偶向岩前坐盘石。

暮雨朝云几日归,如丝如缕绕心扉。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37年,卒于公元792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聪颖好学,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多次遭贬,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影响,追求一种淡泊宁静、超然物外的境界,韦应物的诗作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译文

我曾经是洛阳的过客,偶然间在岩石前坐下,倚靠在盘石上。

傍晚的细雨和清晨的云雾,不知何时才能归去,它们如同丝线般缠绕在我的心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洛阳时的一次偶然经历,表达了他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首句“我昔曾为洛阳客”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经历,次句“偶向岩前坐盘石”则描绘了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后两句“暮雨朝云几日归,如丝如缕绕心扉”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尽遐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洛阳客”和“坐盘石”两个细节,勾勒出了自己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通过“暮雨朝云”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韦应物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多次遭贬之后,在仕途坎坷、人生失意之际,诗人更加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也更加向往自然之美,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无限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