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仙室吟
唐·李中
石唐仙室紫云深,颍阳真人此算心。
丹灶不须留鹤守,桃花开处见仙林。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及隐逸生活,有《碧云集》传世,李中虽非唐代一流诗人,但其作品在反映当时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译文
石唐山的仙室内紫云缭绕,深邃莫测,颍阳真人曾在这里精心修炼,推算天机,炼丹的炉灶无需仙鹤守护,因为当桃花盛开之时,便可见到那片仙境般的桃林,那里便是真人得道飞升之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人修炼的场景,石唐仙室被紫云笼罩,显得神秘莫测,颍阳真人在此修炼,推算天机,追求长生不老之道,诗中“丹灶不须留鹤守”一句,暗示了真人修炼已至化境,无需外界守护,而“桃花开处见仙林”则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象征着真人得道飞升后的美好世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仙人修炼得道的画面,充满了神秘和浪漫色彩,首句“石唐仙室紫云深”便为全诗定下了一个神秘莫测的基调,紫云缭绕的仙室,让人不禁遐想联翩,次句“颍阳真人此算心”则点明了真人的修炼之地和修炼目的,即推算天机,追求长生不老,后两句“丹灶不须留鹤守,桃花开处见仙林”则进一步描绘了真人的修炼成果和得道飞升后的美好世界,充满了浪漫和向往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中的个人经历和思想倾向有关,李中作为一位晚唐至五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他对于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无奈,他向往隐逸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超越,这首诗便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创作出来的,通过描绘仙人修炼得道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道教文化的热爱和推崇,以及对于长生不老、得道飞升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