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即事》
唐·李商隐
讲花飘雨诸天近,春漏欹莲白日迟。
柳色半将烟共远,桃心先向露成痴。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菲。
犹有残云恋旧垒,不妨新霁试轻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代,一生郁郁不得志,但诗文成就极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其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讲堂边的花儿在雨中飘落,仿佛诸天近在咫尺;春日时光悠长,宫中的计时漏刻倾斜,白日显得格外缓慢,柳色与轻烟一同远去,桃花的心意早已因晨露而痴情,风前我欲劝春光稍作停留,但春光已悄然移至城南,那里芳草萋萋,天空中仍有残云依恋着旧日的城垒,但不妨碍新晴之后试着穿上轻薄的春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的一幅幅细腻画面,既有讲堂边花儿飘落的静谧,也有春日时光悠长、白日缓慢的闲适;既有柳色与烟共远的朦胧美,也有桃花因晨露而更显痴情的浪漫情愫,诗人试图挽留春光,却发现春光已移至城南,芳草萋萋,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残云恋旧与新晴试衣的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留恋,也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象,通过“讲花飘雨”、“春漏欹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长的春日氛围,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柳色、桃花以情感,使自然景物充满了生命力,诗人通过“劝春光住”与“春在城南”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春天美好景致的珍惜,最后两句“犹有残云恋旧垒,不妨新霁试轻衣”则寓含了诗人对过往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时,面对晚唐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不幸遭遇,诗人通过描绘春日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诗中的“讲花飘雨”、“春漏欹莲”等意象,既是对春日美景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诗人试图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