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出关
唐·曹邺
水阔天低云暗澹,朔风吹起自成行。
寒郊白草无行路,衰柳啼鸦满夕阳。
此地从来可乘兴,今朝自去不须忙。
西出关外应多事,且向樽前与几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曹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曹邺,字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人,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早年曾游历江南,大中四年(850年)进士及第,曾任太常博士、侍御史、洋州刺史等职,曹邺的诗作多反映民间疾苦,讽刺社会现实,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水面宽阔,天空低垂,云彩显得暗淡无光,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起,吹得草木、云朵仿佛自行排列成行,寒冷的郊野上,白草丛生,几乎找不到一条可以行走的道路,衰败的柳树旁,乌鸦啼叫,夕阳映照下,一片凄凉景象,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乘兴游览之地,但今天我独自离去,却无需匆忙,向西出关外,想必会有许多事情等待着我,不如先在酒樽前,与朋友们畅饮几场,再作打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关前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出一种苍凉、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踏上未知旅程的复杂心情,首联“水阔天低云暗澹,朔风吹起自成行”以宏大的自然景象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寒郊白草无行路,衰柳啼鸦满夕阳”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艰难与环境的荒凉;颈联“此地从来可乘兴,今朝自去不须忙”则透露出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淡然;尾联“西出关外应多事,且向樽前与几场”则展现了诗人面对未知挑战的豁达与洒脱。
赏析
曹邺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营造出一种苍凉、孤寂的氛围,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诗人以“水阔天低云暗澹”开篇,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辽阔与壮美,又暗示了人生道路的宽广与未知,而“朔风吹起自成行”则借自然之力,表达了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挑战与困难,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映,也有对未来的乐观展望,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邃的文学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曹邺仕途变迁之际,当他面临新的职务调动或人生转折时,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往的留恋,通过描绘出关前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人表达了对即将踏上新旅程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知挑战的勇敢面对,也有对过去生活的深深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仕途艰难的现实背景,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