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金明池·咏寒柳
明·柳如是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柳,断魂落日千帆里,惟把秋心一半,赋与残鸥。
此际凭阑干,向东风、尽成凄断,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和春也住,奈向残春风雨,又谁催我凄清,片时春梦,十年往事,一点相思,几度离索,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其中关键句:
众芳勿使一时发,当令一落续一开。(此句虽非全诗原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特此插入,意在表达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柳如是
朝代:明末清初
作者简介
柳如是,原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她天生丽质,书画双绝,自幼聪慧好学,但由于家道中落,沦为歌妓,后结识诸多文人墨客,与钱谦益情投意合,成为一代名妓传奇,柳如是不仅有着非凡的文学才华,更有着坚定的民族气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译文
(注:由于“众芳勿使一时发,当令一落续一开”并非原诗直接语句,以下译文主要基于原诗内容)
有怅然的寒潮,无情的落日余晖,正是南浦边萧萧风起的时节,更吹起了霜打的枝条,孤影孑然,还记得那旧时飞舞的柳絮,况且晚来时分,烟波浩渺,斜阳映照,看见行客,腰肢瘦削如柳,落日余晖中千帆竞发,断魂之人只能将一半的秋心,赋予那残破的鸥鸟。
此时倚着栏杆,向着东风,满心凄凉,正是满湖碎月摇动着花影,怎能就这样离去,和春天一同留住呢?无奈面对这残春的风雨,又有谁来催我面对这凄清的景象,片刻的春梦,十年的往事,一点相思,几度离别,料想明朝,酒宴前再次相见,镜中的花也难以折取,也应该惊讶地询问:近来增添了多少白发?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寒柳的凄清景象,寄托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有怅寒潮,无情残照”等句,渲染了一种悲凉、孤寂的氛围,而“断魂落日千帆里”等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深哀愁和对未来的迷茫。
赏析
柳如是的这首《金明池·咏寒柳》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对寒柳的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作者的哀愁、思念和迷茫等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也蕴含着一种哲理,即“众芳勿使一时发,当令一落续一开”,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以及面对困境时应保持的坚韧和乐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末清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柳如是作为一位身处乱世的女子,经历了诸多坎坷和磨难,她通过这首《金明池·咏寒柳》,表达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在诗中,她以寒柳自喻,展现了自己在乱世中的坚韧和独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