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姿野态烦造化,勾芒不肯先喣吹。出自哪首诗?

生辉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花

宋·杨万里

顽姿野态烦造化,

勾芒不肯先喣吹。

须得微风吹动色,

已将春色过江来。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生动,风格清新活泼,十分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这些山花以它们倔强不羁的姿态和野性的风貌,似乎给大自然增添了不少烦恼;春天的神勾芒(春神)似乎也不肯轻易地先给予它们温暖的吹拂,非得等到一阵微风吹过,让这些山花展现出它们的色彩,它们才仿佛将春天的气息带到了大江之畔。

释义

“顽姿野态烦造化”描绘了山花们倔强、野性的姿态,似乎给创造它们的自然(造化)带来了不少麻烦;“勾芒不肯先喣吹”则借春神勾芒之口,表达了春天并非轻易降临,而是需要等待和契机;“须得微风吹动色”说明了山花需要微风的吹拂才能展现出它们的美丽;“已将春色过江来”则表达了山花开放后,春天的气息也随之传播开来。

赏析

这首诗以山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花们倔强、野性的美,诗人用“顽姿野态”来形容山花,既突出了它们的与众不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和欣赏,诗人还巧妙地借用了春神勾芒的形象,将春天的降临与山花的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表达手法上,诗人运用了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丰富。“烦造化”一词将山花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它们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着一场有趣的对话;“勾芒不肯先喣吹”则借春神之口,表达了春天的神秘和不可捉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杨万里在游历山水时,被山间野花的顽强生命力和独特美感所触动,从而创作出来的,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自然之美却始终如一地存在着,诗人通过描绘山花,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还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像山花一样顽强地生长和绽放。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