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株唯有柳数十,夹路对立初谁栽。的释义

春秋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路旁柳

唐·雍陶

高株唯有柳数十,夹路对立初谁栽?

柔条不学垂杨态,直节终无屈柳才。

风动翠条春欲暮,雨余青叶夜初来。

行人到此无他事,半为吟诗半折枝。

作者简介

雍陶,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国钧,成都人(今四川成都一带),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传世,其中不乏佳作,可惜传世不多,他的诗风清新质朴,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同时也不乏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译文

路旁矗立着数十株高大的柳树,它们成对地夹在道路两旁,不知是谁最初将它们栽种在这里,这些柳树的枝条并不像垂杨柳那样柔软低垂,而是挺拔直立,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气节,春末时节,微风吹动翠绿的柳条,雨后初晴,青翠的叶子在夜晚显得更加鲜嫩,过往的行人走到这里,往往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为了吟诵这些柳树,或者折下一枝作为纪念。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路旁柳树的描绘,展现了柳树的挺拔与不屈,以及它们给过往行人带来的美好感受,诗人通过对比垂杨柳的柔软与路旁柳的直立,突出了路旁柳的独特气质,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路旁柳树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柳树的独特魅力,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路旁柳的挺拔与不屈与垂杨柳的柔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路旁柳的独特气质和品格,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整首诗语言清新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雍陶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在唐代,诗歌创作繁荣,许多诗人都喜欢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雍陶也不例外,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受,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春末夏初的时节,路过一片路旁柳树时,被它们的挺拔与不屈所吸引,从而创作出来的。

雍陶的这首《路旁柳》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还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柳树的独特气质和品格,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