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唐·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里门每入从千骑,宾主俱荣道路光。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后因事贬谪,仕途坎坷,刘长卿的诗多写贬谪漂泊之感和山水田园之趣,风格含蓄深沉,语言凝练自然,与韦应物并称“韦刘”,是盛唐至中唐时期过渡性的重要诗人。
译文
流离失所、征战南方的将领啊,你曾经统领过十万大军,如今罢官归来,却没有了昔日的家业,年老之时仍眷恋着这清明的时代,你独自镇守边疆,使得三边安宁无事,以轻生之勇,一剑知名,每次你回到家乡,都有众多骑士相随,宾主双方荣耀显赫,使得道路都充满了光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征战沙场、晚年归乡的将领形象,表达了对英雄迟暮的感慨和对国家安宁的向往,诗中“流落征南将”点明其身份与经历,“罢归无旧业”则透露出其晚年的凄凉,“独立三边静”赞扬了其军事才能与贡献,“里门每入从千骑,宾主俱荣道路光”则描绘了其归乡时的荣耀与风光。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深沉而含蓄,首联以“流落”二字奠定全诗基调,暗示了主人公的坎坷命运;颔联通过“罢归”与“老去”的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颈联则以“独立”与“轻生”两个词,高度赞扬了主人公的英勇与忠诚;尾联则以“里门每入从千骑,宾主俱荣道路光”的盛况,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归乡的喜悦,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长卿自身的经历有关,刘长卿一生仕途不顺,多次遭贬,对官场的黑暗与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一位征战沙场、晚年归乡的将领形象,寄托了自己对英雄迟暮的感慨和对国家安宁的向往,也反映了唐代中期社会动荡、仕途艰难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