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也难知理莫求,名声赫赫掩诸幽。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难知理

唐·罗隐

命也难知理莫求,

名声赫赫掩诸幽。

浮云聚散成今古,

回首青山万事休。

作者简介

罗隐(约833年-约909年),字昭谏,晚唐五代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诗人,他生活在晚唐乱世,一生郁郁不得志,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故其诗作中常流露出对命运不公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罗隐的诗风犀利,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命运难以预知,道理也难以寻求,

显赫的名声掩盖了诸多幽微之处。

浮云聚散,构成了古今的变迁,

回首望去,青山依旧,万事皆已成空。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首句“命也难知理莫求”直接点出主题,即命运难以捉摸,道理也难以探求;次句“名声赫赫掩诸幽”则通过对比,指出即使名声显赫,也难以掩盖世间诸多不为人知的幽微之处;第三句“浮云聚散成今古”以浮云聚散比喻世事变迁,暗示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末句“回首青山万事休”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淡然和对未来的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首句和次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命运的无常和名声的虚幻,暗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第三句以浮云聚散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世事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末句则以“回首青山万事休”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淡然和对未来的超脱,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罗隐的个人经历有关,他生活在晚唐乱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仕途坎坷,命运多舛,这种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难以捉摸,从而产生了对命运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抒发自己的感慨和见解,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迷茫与无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