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犹可强闲屡偷,不觉岁月成淹留。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朝代:南朝·宋

作者:鲍照

闲居寡尘事,养疾凭空林。

直眄城邑间,清旷谐素心。

门有车马客,驾言发幽寻。

揽辔命同载,策马陵西岑。

迢迢山径遐,杳杳川路深。

苔滑谁能步,葛蔓谁能萦。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并。

日落望平川,欢犹可强闲屡偷。

归云难捧握,离思固已繁。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淹留昔时欢,复增今日叹。

不觉岁月成淹留,寒暑忽流易。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并。

作者简介

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南朝宋文学家、诗人,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鲍照出身贫寒,却才华横溢,一生仕途坎坷,曾任秣陵尉、临海王前军参军等职,最终因宫廷斗争而死于乱军之中,他的诗作多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风格峻拔,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译文

闲居在家少有尘世的烦扰,养病于空旷的林间。

直视城邑之间,清幽旷达符合我素来的心境。

门前有车马客人来访,说是要来探寻幽静之地。

我拉着缰绳邀请他们同乘,策马登上西边的山岭。

山路遥远而漫长,河流深邃而幽远。

苔藓湿滑谁能行走,葛蔓缠绕谁能解开。

从此隔绝了尘嚣,在这里我们共同享受心灵的宁静。

日落时分眺望平川,欢乐之余还能勉强偷得片刻闲暇。

归去的云彩难以捧握,离别的思绪已然繁多。

流水激荡起清脆的声响,猿猴在岸边吟唱。

疾风拂过衣裳的袖子,白露沾湿了衣襟。

留恋往昔的欢乐,又增添了今日的叹息。

不知不觉中岁月就这样流逝,寒暑更替,时光匆匆。

菟丝和水萍,它们所寄托的终究不能长久并存。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闲居山林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欢犹可强闲屡偷,不觉岁月成淹留”两句,意为在欢乐之余还能勉强偷得片刻闲暇,但不知不觉中岁月就这样流逝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间的清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比城邑的喧嚣和山林的清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欢犹可强闲屡偷,不觉岁月成淹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既表达了诗人在欢乐之余还能勉强偷得片刻闲暇的惬意,又透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鲍照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通过描绘闲居山林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在仕途不顺的背景下,诗人选择回归自然,寻求心灵的宁静和慰藉,这也体现了他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