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颍水
唐·韦庄
谁谓萧条颍水边,能令嘉客少留连。
柳阴向夕笼轻雾,花影当轩曳绮筵。
歌管隔楼闻笑语,骅骝系树待归鞭。
春风自爱鄜州客,不向东风怨杜鹃。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谁说颍水边景象萧条,竟能让美好的宾客久久留恋,傍晚时分,柳荫笼罩在轻纱般的薄雾中,花影摇曳在华丽的宴席前,楼上传来阵阵歌声与笑语,骏马被系在树下,等待着宾客归去的马鞭,春风似乎特别偏爱这位来自鄜州的客人,让他不向东风中的杜鹃哀鸣抱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颍水边一处虽看似萧条却充满魅力的景致,以及宾客在此留连忘返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间温情的热爱。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颍水边的景致为背景,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展现了萧条与繁华并存的独特魅力,首句“谁谓萧条颍水边”以设问开篇,引出下文对颍水边景致的描绘,接着通过“柳阴向夕笼轻雾,花影当轩曳绮筵”等句,细腻地描绘了傍晚时分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繁华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人物活动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宾客在此留连忘返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间温情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韦庄在颍水边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并对这里的景致和人情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段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敏感而细腻的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在晚唐至五代的动荡时期,韦庄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这首诗也不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