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雨过紫苔惟鸟迹,夜凉苍桧起天风。
岩间树色隐房栊,涧底泉声透竹丛。
幽径草庵人迹少,闲门花院鸟声通。
山居此日无他事,煮得新茶试石泉。
作者简介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父亲庾肩吾为南朝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早年仕于南朝梁,曾任东宫学士,梁武帝大通三年(529年)以后,为湘东王萧绎的常侍,并转任安西府记室参军,辅佐萧绎,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后奉命出使西魏,在此期间,梁为西魏所灭,北朝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庾信因出使被留,居长安,仕于北朝,历仕西魏、北周二代,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年),庾信奉命出使陈朝,这是其晚年的一次南归,使他饱览江南春色,激发了他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庾信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歌创作,体现了南北朝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对唐诗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译文
雨停之后,紫色的苔藓上只留下鸟儿的足迹,夜晚的凉意让苍翠的桧树间刮起了天风,岩石间的树色隐约掩映着房屋和窗棂,山涧底部的泉水声透过竹林传来,幽静的小径旁是简陋的草庵,人迹罕至,而闲静的门前花院里鸟鸣声相通,在这山中居住的日子里没有别的事情,只是煮一壶新茶,品尝着山间的石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清幽,首联“雨过紫苔惟鸟迹,夜凉苍桧起天风”通过雨后的苔藓和夜晚的凉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与美丽,岩间的树色、涧底的泉声、幽径的草庵、闲门的花院,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山居图景,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煮茶品泉,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幽静的山林之中,诗人也通过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庾信在山居期间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庾信一生经历了南朝梁的灭亡和北朝的仕宦生涯,晚年虽有机会南归,但故国之思始终萦绕心头,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怀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庾信晚年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