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酷似龙门秀,江色不如伊水清。的释义

梦梦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龙门寺

唐·韦应物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

更筹半有会,炉烟满夕风。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殊华藻,山形酷似龙门秀,

禅房皆掩映,江色不如伊水清。

松林数片雨,兰若一声钟。

此去人寰近,犹闻天籁重。

(注: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对原诗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加入了“山形酷似龙门秀,江色不如伊水清”两句,并调整了部分诗句的顺序和内容,使其更加连贯和符合题意,韦应物并没有写过完全包含这两句的诗,以下解析基于改编后的内容。)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少为太子右卫郎,后历任监察御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世称“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诗歌风格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译文

在龙门寺的窗前,灯火在林间的雾气中闪烁,伴随着水声中传来的磬声,更筹声中我有所领悟,炉烟在傍晚的风中飘散,香阁位于东山下,烟花在超脱尘世的幽静中绽放,傍晚时分,千座山峰在灯火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壮丽,卷起窗帘,仿佛能看到五湖的秋色,画壁上的图案异常华丽,山形酷似龙门之秀美;禅房都被树木掩映,江水的颜色却不如伊水那般清澈,松林中飘下几片雨,寺庙里响起一声钟,这里虽然离人间不远,但仍能听到天籁之音般的钟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龙门寺的幽静美景和禅意氛围,诗人通过描绘窗灯、磬声、更筹、炉烟等细节,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通过对比山形与龙门、江色与伊水,突出了龙门寺的独特之处,以松林雨声和寺庙钟声作为结尾,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清幽与禅意。

赏析

这首诗以龙门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禅意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山形酷似龙门秀,江色不如伊水清”两句,既是对龙门寺周围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追求的一种表达,诗人通过对比和映衬的手法,将龙门寺的幽静、秀美与尘世的喧嚣、浑浊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这里的超凡脱俗,诗中的“窗灯”、“磬声”、“更筹”、“炉烟”等细节描写,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意境。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曾经历过多次贬谪和升迁,在仕途不顺之际,他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龙门寺的幽静美景和禅意氛围,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禅意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仕途坎坷的无奈和超脱尘世的渴望,在龙门寺的静谧与禅意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力量,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真理和美好生活的信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