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秋水澄清见发毛,锦鳞行处水纹摇”,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明代诗人唐寅的《题画鱼》,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题画鱼
明·唐寅
秋水澄清见发毛,锦鳞行处水纹摇。
岸边人立如枯木,只爱游鱼不羡鸥。
作者简介
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他生于明朝成化六年(1470年),逝于嘉靖二年(1524年),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寅才华横溢,诗文书画皆精,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其画作以山水、人物见长,风格秀逸清俊,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秋天的水面清澈透明,连鱼儿的毛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五彩斑斓的鱼儿在水中游动,搅动着水面泛起层层波纹,岸边的人静静地站立着,像一棵枯木般一动不动,他心中只爱这游动的鱼儿,对天空中飞翔的鸥鸟并不羡慕。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秋日水边鱼儿游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前两句“秋水澄清见发毛,锦鳞行处水纹摇”生动描绘了秋水的清澈和鱼儿的活泼,后两句“岸边人立如枯木,只爱游鱼不羡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画鱼为题,实则借鱼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前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水的清澈和鱼儿的活泼,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将岸边人的静立与鱼儿的游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唐寅在观赏一幅描绘秋日水边鱼儿游动的画作时所作,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画中的景象转化为诗中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寅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真实、自然、生动的艺术风格,以及他内心深处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
《题画鱼》是唐寅的一首佳作,通过描绘秋日水边鱼儿游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意味,是唐寅艺术创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