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少年行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金马并游年最少,玉堂初直夜犹寒。
自怜羁迹新丰外,空有当时旧将坛。
作者简介
令狐楚(766年-837年),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他自幼聪颖好学,贞元七年(791年)进士及第,令狐楚才思俊丽,尤善四六骈文,为文能承徐庾余风,时人推重,他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彭阳郡公,令狐楚与韩愈友善,常相唱和,他晚年幕府多英俊,如李商隐、李远、杜牧等皆出其门下,有《令狐楚集》传世。
译文
在这群少年英雄中,我年纪最小却与金马同游(比喻身份尊贵或才华出众),初入朝廷(玉堂代指朝廷)值班时,夜晚仍然带着寒意,自怜自己如今漂泊在外,远离了新丰(地名,此处代指故乡或京城),空对着当年那些英勇的将坛,回忆起往昔的辉煌。
释义
“金马并游年最少”描绘了诗人年轻时与权贵同游、才华横溢的景象,而“玉堂初直夜犹寒”则表达了初入仕途时的清冷与孤独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是令狐楚《少年行》组诗中的一首,通过对比少年时期的英勇与现在的漂泊,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诗中“金马并游”与“玉堂初直”的描绘,既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荣耀与尊贵,也暗示了仕途的艰辛与不易,而“夜犹寒”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令狐楚的仕途经历有关,他早年仕途顺畅,曾一度位极人臣,但晚年因政治斗争而遭遇贬谪,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回忆少年时期的英勇与荣耀,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仕途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功名的渴望,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