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乐想公应未暇,且持金盏醉红颜。全诗是什么?

梦梦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此乐想公应未暇,且持金盏醉红颜。

作者及朝代

作者:晏殊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官至宰相,他自幼聪颖好学,十四岁即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他的词作婉约细腻,情感真挚,多抒发人生感慨和离愁别绪,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译文

有限的青春年华像流水一样逝去,平常的离别也会令人黯然销魂,不要因为酒宴歌舞的频繁而推辞,放眼远望,满眼的河山都让人徒增思念之情,风雨中的落花更让人伤感春天的流逝,这样的欢乐时光,想必您(指友人或对方)还没有空闲去享受,那么就让我们暂且举起金杯,沉醉在这红颜相伴的美妙时光中吧。

释义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离别和春逝的哀愁,也透露出一种及时行乐、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赏析

上片:“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开篇即点出时光有限,人生短暂,即便是平常的离别也容易让人伤感,作者劝慰友人(或自己)在酒筵歌席间不要推辞频繁相聚,珍惜眼前的欢乐时光。

下片:“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此乐想公应未暇,且持金盏醉红颜。”下片进一步渲染了离愁别绪和对春逝的感伤,但随即笔锋一转,以“此乐想公应未暇”一句,将情感从哀愁转向了对当前欢乐时光的珍惜,最后以“且持金盏醉红颜”作结,表达了及时行乐、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作者在某个宴会场合,面对友人或宾客,有感于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以及离别和春逝的哀愁,而写下这首词以表达情感,也透露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