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山
宋·陆游
已胜山阴空兴尽,且留归驾为从容。
烟霞深处人稀见,水石清边路欲穷。
林鸟唤回幽梦断,溪风留得晚香浓。
他年我若寻幽处,还约高人此共踪。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已经比当年王羲之在山阴游赏时更加尽兴,暂且留下归去的车驾,以便从容地欣赏这美景,在烟霞缭绕的深处人迹罕至,水石清幽的路边似乎已走到尽头,林中的鸟儿唤醒了我的幽梦,溪风送来了傍晚的花香,格外浓郁,将来某一天,如果我再来寻找这幽静之地,还要约上高人一同来此探寻踪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留恋之情,首联“已胜山阴空兴尽,且留归驾为从容”以对比开篇,表明自己游山的兴致比古人还要浓厚,不愿匆匆离去;颔联和颈联具体描绘了山中的景色,烟霞缭绕、水石清幽,林鸟鸣叫、溪风送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迷人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将来还能再次来此游赏,并与高人共赏。
赏析
这首诗以游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留恋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趣,诗人还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热爱自然,常游历于山水之间,以诗酒自娱,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某次游历山水时所作,在游历过程中,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流连忘返,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游山所见所感的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留恋之情,以及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之外的另一面——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