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閤三朝多大事,营丘二载足闲辞。的释义

梦梦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宋·刘克庄

东閤三朝多大事,营丘二载足闲辞。

山林本是无拘束,朝市何曾识是非。

门外车尘从自息,樽中酒味为谁知。

只今剩欲谈风月,一任傍人笑老夫。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人齐名,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篇,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在东閤(指朝廷)历经三朝,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而在营丘(指地方官职所在地)任职两年,却足以让我写下许多闲适的诗文,山林之中本就无拘无束,朝廷与市井中的是非我又何曾真正了解过?门外的车马尘土自然消散,樽中的酒味又有谁知道呢?如今我只想谈谈风月之事,任凭旁人笑话我这老夫吧。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东閤三朝多大事”回顾了诗人在朝廷中的经历,暗示了政治的复杂与多变;次句“营丘二载足闲辞”则转而描述在地方任职时的闲适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四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是非的淡泊态度,以及享受当下、不问世事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两种截然不同生活的感受,前两句通过“东閤”与“营丘”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后四句则通过描绘山林生活的无拘无束和对世俗是非的淡泊态度,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诗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克庄仕途不顺、心生厌倦之时,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或辞官归隐,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比自己在朝廷和地方的不同经历,表达了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南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现实背景,以及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选择归隐山林,享受闲适生活,成为他心灵上的一种慰藉和寄托。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