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李白不遇
唐·贾岛
骑驴觅酒寻前迹,行过青山几万重。
道士不闻乘白鹤,谪仙今已揜黄泉。
空遗旧隐依山木,唯有寒云伴野钟。
欲问从来栖隐处,寒流石路水淙淙。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还俗后多次参加科举未中,曾任长江主簿等职,贾岛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峭瘦硬,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推敲字句,他的“推敲”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广为流传。
译文
骑着驴子寻找李白曾经喝酒的地方,走过了重重叠叠的青山,道士们不再听说有乘白鹤飞升的事情,那位被贬谪的仙人(李白)如今已经长眠于黄泉之下,只留下他过去的隐居之地,依山傍树,只有寒冷的云朵和野外的钟声相伴,想要询问他当年隐居的地方,只见寒流在石路上潺潺流过。
释义
这首诗是贾岛寻访李白遗迹而作,诗中通过描述自己骑着驴子翻山越岭寻找李白的踪迹,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当他到达李白曾经隐居的地方时,却发现李白已经去世,只留下空荡荡的隐居地和寒云野钟相伴,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描写,表达了对李白逝去的不舍和惋惜。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含蓄深沉,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寻访李白的经历,将李白的形象与青山、道士、寒云、野钟等自然景物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道士不闻乘白鹤,谪仙今已揜黄泉”这一对比,突出了李白的超凡脱俗和不幸遭遇,表达了对李白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创作背景
贾岛创作这首诗时,李白已经去世多年,作为一位同样热爱诗歌的文人,贾岛对李白的才华和遭遇深感敬佩和同情,他通过寻访李白的遗迹,表达了对李白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
贾岛的《寻李白不遇》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歌,通过描绘自己寻访李白的经历,诗人表达了对李白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