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雨过无人迹,狼籍深红点绿苔。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落花

唐·王建

高枝低枝无定处,东风吹堕北枝西。

移时树影空满地,惟有绿苔芳草齐。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中庭雨过无人迹,狼籍深红点绿苔。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诗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别具一格,在当时颇负盛名,有《王司马集》。

译文

庭院中的树木,无论是高枝还是低枝,花朵都没有固定的位置,东风吹来,将它们吹得四处飘落,有的从东枝飘到西枝,不久之后,树影稀疏,满地都是落花,只有绿色的苔藓和芳草依旧茂盛,在闲静的园子里,花儿半开半落,这与世上的人在荣枯盛衰之间沉浮又有什么两样呢?雨后的庭院空无一人,落花满地,杂乱地点缀在绿色的苔藓之上,显得格外醒目。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庭院中落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荣枯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高枝低枝无定处”和“东风吹堕北枝西”等句,形象地描绘了花朵被风吹落的情景,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而“中庭雨过无人迹,狼籍深红点绿苔”则进一步渲染了落花的凄清和孤寂,与人生的落寞和无奈相呼应。

赏析

这首诗以落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落花的景象与人生的荣枯盛衰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诗人也通过描绘雨后庭院的静谧和孤寂,进一步渲染了落花的凄清和哀伤,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王建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后出为陕州司马,他的人生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落花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荣枯无常的感慨和无奈,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使得人们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恐惧感,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抒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