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报国恩嗟病骨,可怜身事一渔舠。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旅夜抒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未报国恩嗟病骨,可怜身事一渔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我独自夜泊在高高的船桅之下,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大江奔流,月光在江面上涌动,我的名声难道是因为文章而显著吗?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我未能报答国家的恩情,感叹自己病弱的身躯,可叹我这漂泊的一生,只能与渔舟为伴。

释义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生涯中,面对浩渺的江水和自己的身世,抒发了深沉的感慨,前四句描绘了旅夜的景象,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和命运的无奈与叹息。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诗人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将个人的身世之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诗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以壮阔的自然景象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渺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而“未报国恩嗟病骨,可怜身事一渔舠”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未能报效国家的遗憾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漂泊西南时期所作,当时,杜甫已经年迈多病,生活困顿,但他仍然心系国家,渴望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现实却让他深感无奈和失望,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旅夜的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忧虑,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造诣,也深刻反映了他的思想情感和时代背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杜甫的内心世界和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文章下方广告位